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积极发展都市工业促进大湾区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天天快播报

时间 :2023-06-29 10:04:17   来源 : 中评网

都市工业是国际大都市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是依托都市特有资源发展的新兴业态。纵观全球,服务业占比遥遥领先的巴黎、纽约、柏林、东京、新加坡等大都市,依然是本国或者全球重要的制造业中心。不仅国际先进城市如此,在全球产业升级和国内经济转型加快的双重压力下,国内以上海、深圳和苏州等为代表的制造业大都市也都在积极谋划布局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正处于大力发展工业制造业阶段,这些先进大都市的前瞻性思路和发展经验,对于大湾区落实“制造业当家”战略,科学制定大都市制造业发展路径,全力推进工业特别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塑造和提升大湾区在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优势,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部分国外大都市“都市工业”的经验


(相关资料图)

都市工业是以国际大都市所特有的实时多元信息、高端品质人才、充裕资金流动、高效便捷物流等关键资源要素为依托,适宜在城市区域内衍生和发展,具有增值快、就业广、适应强、有税收、有环保、有形象等明显特征的现代工业。国际经验表明,“脱实向虚”的“产业空心化”现象是很多大城市避不开的难题。为避免制造业外流,发达大都市致力于发展高附加值、低污染、高生产率等先进制造业。从东京、新加坡和洛杉矶等大都市支持发展都市工业的经验来看,完备的配套服务体系,齐全的产业链条以及完善的要素保障等因素,持续性地保障了大都市制造业中心的地位。

洛杉矶:坚持支柱产业高端化发展

洛杉矶从美国西部的边远小镇成长为具有全球性经济中心地位的国际化大都市,工业是推动城市发展的最强发动机。其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经验为:

一、洛杉矶没有走传统的先农业后工业的循序渐进式道路,不是简单承接其他城市(如美国“五大湖”地区)的传统产业转移,也没有采取扶持本地企业进行国际产业代替的经济增长方式,而是始终坚持“军事国防、生物医药和文化娱乐产业”三大本地优势支柱产业,不断开拓未来经济领域里起关键性作用的新兴产业,并加以孵化和培养,促其产业化扩展为全球化产业。二、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洛杉矶将飞机制造公司的国防项目风投经验,应用到机械、交通设备、石化等产业。同时建立扁平化网络型组织模式,对企业内部权力结构进行根本性变革,提高了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和决策效率。三、政府大力支持与积极引导。一方面,政府专注做好生产要素创造者的角色,为产业发展提供相对宽松的市场和法治环境,同时运用财政、税收、价格政策等杠杆引导和帮助产业进行应用和开发。另一方面,加大政府采购力度,通过大量的国防合同刺激洛杉矶以航空制造业为龙头的制造业高速发展,又通过联邦政府研究发展基金支持洛杉矶科技投入大学科研院所,扶持“创业者生态系统”(EFE)等产学研转化机构,不断推动地区产业升级发展。

东京都:围绕高科技产业和都市圈规划,打造全球领先的先进制造业中心

随着20世纪70年代日本“科技创新立国”战略的提出,东京都产业结构中的石油、炼化等高污染重工业逐步退出,但以电子产品制造、汽车零部件、精密仪器加工、生物制药等为代表的新兴高技术制造业依旧牢固保留在东京都内。如今东京都已成为全球领先的先进制造业中心。东京发展制造业经验可总结为:

一、逐步成立了“专门产学研机构”与“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颁布了《大学技术转移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建立大学科技转让机构,成立了东京都立产业技术研究中心、知识产权综合中心。二、日本政府积极拓宽科技型企业资金来源。1974年成立了以研究开发型企业为核心的风险企业中心,构建了主板、二板、三板三个层次的资本市场,为风险资本投资科技型企业和制造业企业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优惠。2022年,JASDAQ市场有1005家上市公司,总市值约为8.8万亿日元,成为亚洲最大的科技企业融资场所。三、从大都市圈范围内推进产业协同发展。日本政府通过《都市圈建设法》将东京都市圈规划权限上升至国家政策层面,明确将东京及周边地区作为一体化区域开发建设,科学规划逐步形成了目前的“中心区+内环+外环+周边区县”的制造业有序分工体系。

新加坡:发展都市型制造业,推广“工业上楼”

新加坡制造业实力不容小觑,其在精密工程、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电子、化工等方面都位列全球制造业前列。其发展经验可总结为:

标签:

推荐文章